《2022-2023年烟台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政策解读 | |||||||
|
|||||||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良好用电秩序,根据省里通知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2022-2023年烟台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方案》出台背景 今年以来,全省用电需求平稳增长,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存在短时供电缺口,若遇极端天气、省外来电减送等情况,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2022年11月15日,省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2022-2023年全省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我委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本《方案》。 二、《方案》起草依据及过程 一是依据《2022-2023年全省迎峰度冬电力负荷管理方案》(鲁发改能源【959】号)相关规定; 二是通过与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开展全市负荷调研,了解各(区、市)政府部门、供电部门和用电量较大用户工作现状及相关意向; 三是《方案》通过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 三、《方案》主要内容及特点 《方案》分总体原则、指标分解、组织实施和有关要求共四个部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迎峰度冬期间负荷管理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方案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取消了“有序用电”表述,改为“负荷管理”;二是增加了需求响应、负荷强制管控、政府带头节约用电、空调负荷管理等内容。主要明确了以下内容。 (一)总体原则 1、坚持超前谋划。加强电力运行监测,超前分析研判度冬电力供需形势。 2、坚持精细管理。优先保障居民生活、能源供应、化肥生产等涉及公众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明确重点保障的用户电力供应,重点管控“两高”行业用户用电。 3、坚持节控并举。积极采用节电措施减少高峰需求,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4、坚持灵活高效。综合预判、及时发布电力供需预警信息,灵活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指标分解 1、明确分类:将电力用户分为优先保障类和参与管理类。(1)优先保障类包括居民生活、农业生产、能源供应、化肥生产、重要民生、国家重点工程、军工企业,及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用户,该类用户不参与负荷管理,可自愿参与电力需求响应。(2)参与管理类首先为炼化、焦化、煤制液体燃料、基础化学原料、轮胎、水泥、石灰、沥青防水材料、平板玻璃、陶瓷、钢铁、铁合金、有色、铸造等14个“两高”行业用户,其次为景观照明及其他工业用户,最后为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用户。 2、划分等级:我市错避峰负荷管理划分为6个等级,依次为Ⅵ级68.21万千瓦、Ⅴ级111.76万千瓦、Ⅳ级155.32万千瓦、Ⅲ级196.38万千瓦、Ⅱ级243.85万千瓦、Ⅰ级283.73万千瓦,相关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时段、降低部分产能进行错避峰用电。将用户轮停负荷管理划分为4个等级,依次为Ⅳ级37.2万千瓦、Ⅲ级68.21万千瓦、Ⅱ级111.76万千瓦、Ⅰ级155.32万千瓦。 (三)逐级落实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将负荷管理指标分解至各区(市),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供电企业,将本区(市)错避峰、用户轮停指标分解,综合考虑行业排序、能耗水平、亩产效益等因素,将指标细化落实到具体电力用户。增量配电网内的电力用户应纳入负荷管理,“两高”行业用户应明确执行顺序。 (四)组织实施 (1)发布预警。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密切跟踪电力需求形势,及时响应省预警信息,在无法实现供需平衡时提出负荷管理预警意见,报经市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若未出现供电缺口,按相同程序解除预警。 (2)启动方案。省预警信息发布后,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立即启动相关准备措施,优先通过需求响应消除供应缺口,不足部分采取负荷管理措施,并报市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执行。 (三)执行落实。方案启动后,各区(市)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供电企业应立即告知相关电力用户。相应用户接到指令后应及时响应,并按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确保负荷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如电力供需形势缓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应立即报告市发展改革委,及时终止执行负荷管理方案并告知用户恢复正常生产。 (四)统计汇总。执行结束后,各区(市)供电企业要配合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及时汇总本区(市)受影响的用户数、用电负荷、用电量等情况。 (五)有关要求 1、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2、提升负荷管控能力。各区(市)建立本地优先保障和参与管理类用户台账,加快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确保接入负荷在迎峰度冬前达到有关要求。 3、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针对性组织开展实战演练。 4、强化运行督导检查。市发展改革委将进行督导检查,对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的区(市),滚动调增负荷管理指标;对因执行负荷管理指令不力造成重大影响的,进行约谈、通报,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微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负荷管理政策宣传和解读、解释到位,引导电力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督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做好空调、电梯等节电管理措施,减少市政亮化工程、灯光秀用电,引导居民、商户调整非必要用电需求。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