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体育锻炼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健康体育、科学体育、全员体育”的理念,以“人人参与、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实施课程、输送、竞赛、评价、条件保障“五位一体”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坚持校内校外相衔接,坚持学校家庭相结合,坚持全员分类相协调,坚持普及提高相促进,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开创新时代烟台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1.增加体育课时。优化学校课程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比例,逐步增加体育课时。到2022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落实体育课程刚性管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区市政府(管委);完成时限:2022年12月。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区市政府(管委)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假期体育与健康教育整体设计的校内外一体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推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探索“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设立体育课程和项目“超市”,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使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普及游泳教学,力争到2025年让每一名中小学生都能够掌握游泳技能。加强健康教育,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安排4课时,由体育教师负责授课,以多种方式进行考试、考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3.加强体育锻炼。落实大课间“体能天天练”和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寄宿制学校实行早操制度,保证学生进行有效运动负荷的体育锻炼,每年4月份为体育活动月,最后1个周为体育节。合理安排校外体育锻炼时间,加强课后延时服务,完善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和假期作业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校外1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全市幼儿园逐步推行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幼儿每天开展不低于1小时的以户外体育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发展走、跑、跳、投、滚翻、攀爬、平衡、穿越等基本运动能力。强化学生军事训练,落实军训课时,保证军训质量。(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4.配齐配强体育师资。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兼职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解决体育教师短缺问题。(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5.培育体育名师团队。依托高校建立市级体育教师培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推荐符合要求的优秀体育教师参评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齐鲁名师、特级教师等。建立30个市级优秀体育教师工作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定期举办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教育科研项目中设立学校体育研究课题,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6.保障体育教师待遇。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周基本教学工作量保障12课时,将体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体质健康测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成绩、基本功比赛成绩纳入对体育教师教学成绩评价,在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评定、职务职称晋升评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保证体育在全市教学成果评定中占有一定比例。学校要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运动服装和体育装备。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显着、向市级以上高水平运动队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业绩突出的体育教师三年一次给予表扬。(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7.改革和完善评价制度。改革初中体育与健康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推行“运动参与+健康知识测试+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方式确定体育与健康科目成绩。自2023年起,逐步提高中考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分值,到2025年占比达到中考总分值的10%。市、区教育部门每年对各区市和所辖学校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运动技能抽测,抽测结果列入对各区市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年度督导考核。学校每年举办全体学生参加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达标情况列入对校长、分管校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考核。(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8.强化督导问责。各区市要每年开展学校体育质量监测,将落实眼保健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减轻课业负担情况纳入学年度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追责问责。以2021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近视率为基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两年下降或近视率连续两年上升的,对区市人民政府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降低一个等次;对学校降低年度考核等次,按照有关规定对学校校长和分管副校长问责并调整岗位;减少学校当年评优评先名额,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9.规范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要组建运动队,积极开展课余训练。支持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采用“区市队校办”的模式,共建各类高水平运动队。(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0.健全体育竞赛体系。科学设置体育赛事,完善市、县、校三级普及性和选拔性竞赛制度。每三年举办一届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36558888是什么电话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中学生运动会,每年举办“中国体育彩票杯”各项目的365bet亚洲官方网址_36558888是什么电话_365封号提现了没到账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市长杯”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和“百校杯”各项目联赛等比赛。各区市每年要举办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特色体育项目联盟比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学校要建立健全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每年要举办一次综合性阳光体育运动会(或阳光体育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运动会、一次以上全校特色体育项目比赛,广泛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年级和校际间体育竞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1.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幼儿园)。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项目基础上,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幼儿园),每三年组织一次评估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训练、幼儿基本体操等启蒙教育和兴趣培养,每年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传统项目竞赛和游戏活动。分级分类轮训体育教师。争创省级、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挥体教融合引领带动作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2.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优秀体育人才招生、训练、培养、输送“一条龙”体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县域内可以跨学区入学,高中学校可以全市范围招生,开展优秀体育人才集中培养,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培养、输送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体育专项技能的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五)改善体育办学条件
13.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各区市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筹集学校体育工作资金。学校要根据需要支持体育工作开展,可按照一定比例或标准安排体育工作经费,保证体育教学、科研、训练、活动、竞赛和培训的需要。(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4.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各区市要按标准建设中小学体育场馆。推进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把城市和社区新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实现体育场地设施共享共用。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配齐配好、及时更新体育教学和活动所需器材设备。(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5.引导家庭社会力量参与。将体育与健康内容纳入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教育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和健康行为习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居家和户外体育锻炼。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学提供教学与训练服务,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单位、个人及社会公益组织赞助学校体育活动。(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加强组织保障
16.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管委)要把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总体谋划,做好政策、经费和条件保障。教育部门要履行主管部门职责,牵头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研究具体政策举措,加强协同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把体育与健康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抓好教学、训练、评价等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体育局;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7.强化宣传引导。各区市各学校要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落实家庭教育指导,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18.制定落实措施。各区市各学校要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制定本区市和学校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